关于印发《合肥学院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 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09-20 浏览次数: 10

   关于印发《合肥学院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各基层党组织:

现将《合肥学院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1.合肥学院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

2.合肥学院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中共合肥学院委员会

       202341

 

合肥学院党委办公室                      2023410日印发





附件1


合肥学院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更是学校创建beat365在线体育唯一正版、深化内涵建设的重要一年,学校将坚持高质量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谋长远、抢先机、争主动、高站位,努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突破。全年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大学更名工作为抓手,聚焦区域需求抓谋划,突出办学特色抓发展,在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落实依法治校上练内功,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高水平学科建设上谋实招,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取实效,奋力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重点要做好以下5个方面33项工作:

一、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加强新一届省委班子政治建设的决定》精神,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提升“政治三力”,把牢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严格落实《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打造信念过硬、绝对忠诚、分工协作、运行良好的领导班子。持续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首要内容制度,出台列席旁听工作实施方案,推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作。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最好教材,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干部师生,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研究,分类分层做到培训学习全覆盖。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统筹抓好传达学习、宣传宣讲、研究阐释、落地落实工作。高质量开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类人文社科基地平台、社科联等的建设,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和咨政建言。

3.推动党建工作提质创优。充分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加快构建校院两级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政治生活,坚持和规范党内政治仪式,做到抓平常、有内容、见效果,不断增强基层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完善党建发展融合机制,深化党建赋能。做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的培养、考核和高知群体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党建“双创”“领航”工作力度,持续打造“一院一品”等党建品牌,建设党建、业务“双优”星级党支部,打造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

4.锻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全面健全完善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体系,持续探索容错纠错、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不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注重干部梯队建设,进一步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和使用,做好干部挂职锻炼、培训和选调生报考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党校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作用,着力提高新时代干部队伍素质。认真制定实施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把调查研究与履职尽责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发挥考核、选拔等指挥棒作用,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

5.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进一步推进党委与纪委重要情况定期会商通报机制。完善党建+信访工作机制,健全接访制度,完善清单式、闭环式工作机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发挥纪检监察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考核,促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审计监督、巡察监督等贯通协同,形成监督合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纠治“四风”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推进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常态化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提高监督执纪水平。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加强二级纪委体制机制建设。持续巩固深化中央和省委巡视整改成果,全面提升巡察业务水平,稳妥推进校内第五轮、第六轮巡察工作任务,持续推进巡察监督深入开展,为保持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环境提供保障。

6.守牢意识形态阵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进一步健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制度体系,增强意识形态工作合力。充分利用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应急预案,做好网络舆情信息的收集、处理、传递和反馈工作。规范管理校园宣传阵地,严格执行各类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制度。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强化“融媒体”宣传矩阵建设,对各类“两微一端”官方帐号进行重新登记备案。

7.做好统战群团等工作。强化政治统领,推进统战工作向院系基层延伸,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服务师生、凝聚师生。全面推进群团改革,深化青年思想引领,不断优化“三力一度两保障”的共青团工作格局,按期召开校第二次团代会。切实做好离退休服务管理工作,支持关工委建设,继续发挥老同志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校友作用,加大校友联络力度,持续打造“校友返校月”、校友招聘会等品牌活动。挖掘各方资源,扩大安徽中德教育合作基金会资金规模和影响力。

二、以大学更名为契机,在深化内涵建设上锻长补短

8.高质量完成大学更名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主动对标对表,做好大学设置申报工作。主动对接,认真做好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更新优化各项指标,确保大学更名成功,积极谋划大学更名后学校整体工作。

9.注重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人才强校,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加大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柔性引进和校外导师聘用力度。压实责任,充分调动校院两级引才工作积极性,优化学缘结构,全年力争引进博士70余人。支持符合条件的教师到国内外访学、进修、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健全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常态化机制,加强“双能型”教师和校内外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选树典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10.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依据《合肥学院学科建设暂行办法(2022-2025年)》,加大力度推进一流学科培育工作,以省级高峰培育学科建设为示范引领,培育遴选校级重点学科,形成梯次建设、整体提升、特色凸显的学科布局。组织各学院对标对表,有序开展学科自评估工作和2023年硕士学位申报工作。做好2020-2025年学位授权点专项合格评估准备工作,不断提升学位点建设质量。

11.加大教育质量监控和专业认证力度。加强校院两级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教学督导工作体制,开展教学质量专项检查,提高教学监督与评估质量。完善学业预警和退出机制,严把考试和毕业质量关。持续跟踪7个提交2023年认证申请书专业的认证准备工作进展。按期完成2022-2023学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做好新一轮审核评估准备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初稿。

12.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加强有组织科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校科研管理政策,建立科研经费使用指南,激发创新活力。积极组织重大任务,强化要素汇聚耦合,打造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申报厅局级以上科研平台2个以上,力争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上取得突破。提高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质量,力争国家级项目立项数10项以上,省部级(三类)项目60项以上,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位居在皖高校前10。获省部级奖项6项,实现授权发明专利30件以上。全年学校科研与服务地方经费稳定在1个亿左右。

三、以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目标,完善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13.深化“三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依托,持续推进专业增、撤、升级工作,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增设1-2个本科专业,撤销4-7个专业,完成4-6个传统本科专业的改造升级,组织新专业建设质量的年度检查验收工作。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完善面向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标准。做好“三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的推广,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上再创佳绩。

14.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做好教育部思政司“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工作,持续完善“三个一”学生社区建设,充分发挥“智慧学工”系统作用。加强思政学工队伍建设,做好班级思政委员配备和管理,不断增强队伍活力。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思政精品课程。举办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狠抓学风建设,推进优良学风班评选制度改革,打造“十佳班级”品牌。完善“六位一体”心理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15.创新落实“五育并举”举措。完善劳动教学实施细则,拓宽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加强校地共建合作,实现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人才培养环节有机结合。不断完善体艺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发挥体育艺术俱乐部作用,积极推广中华传统体、艺项目。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要求,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力争全校学生体测优良率达20%。拓展美育实践工作空间,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16.扎实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创新招生宣传新方式,在实行“分片包干”原则基础上,每学院新建至少1所优质生源基地,生源基地交流活动全覆盖,加大省内优质高中校园展示牌建设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吸引优质生源。做好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挖掘就业资源,继续开展“访企拓岗”“重点行业企业HR高管进校园”“校友招聘”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重点对象帮扶,提高毕业生在皖在肥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就业率继续稳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加强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就业调查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反馈作用。

17.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积极谋划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工作,推进在研省级和校级课程类项目建设工作,全力推进新一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力争新增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左右。申报省级“双基”建设示范校项目,新增2-4个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全面落实各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进beat365官网模块池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案标准化建设。开展模块化教材建设,坚持教材“凡选必审”,马工程重点教材覆盖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新增校外实习基地5-7个。推进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相似性检测全覆盖。跟踪2022年度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做好2023年度省级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

18.促进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加强制度建设,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优化教学管理。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强化研究生科研素养训练。争取实现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不低于100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30项以上。推进产教融合,优化应用实践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并完善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基本状态信息的日常管理。强化教学质量评估,建立研究生课程评教分级反馈机制。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19.推动继续教育发展。进一步优化继续教育管理,结合“管办分离”,优化组织架构,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探索创新学历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拓展非学历培训市场,开展面向基础教育、行业企业、乡村振兴、职业院校教师等多领域、多形式的培训,构建多元发展、多点覆盖的新局面。加强社会服务和继续教育研究,积极参与老年教育、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等工作。

20.巩固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加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建设,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中德青年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管理机制,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纵深发展和内涵建设。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深化双创师资队伍建设及培训,以抓课程、固根基为导向,推进专创融合、思创融合,构建“广普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大创项目训练计划,立项国家级项目数不低于100项,省级项目数不低于300项。提升学科与技能竞赛管理组织工作,以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挑战杯”系列竞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各类活动和比赛,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不低于350项,力争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名次有所提升。

三、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名片,助力打造开放办学新格局

21.完善外事工作体制和管理制度。落实外事工作校--中心分级责任机制,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完善孔子学院经费管理和人员选派等工作机制。召开“合肥学院教育对外开放领导工作小组”会议。落实新形势下因公出国(境)计划。持续加强外专及外教工作,修订《合肥学院外国专家及经费管理办法》《合肥学院外国专家管理工作实施细则》《合肥学院外国专家及国际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等文件。

22.举办高规格国际交流活动。组织好第十六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研讨会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推进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三地一区”建设。举办第十六届安徽省顺天乡杯韩国语大赛、第八届合肥学院杯汉语大赛,加强中德在线开放学习平台、安徽省语言文化中心、安徽省华文教育基地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平台,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开放文凭制度建设。

23.加大国际化应用型合作办学力度。服务“三业一体”改革,推动大众学院等“双元制”高等教育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专业申报,争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加强与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等合作,持续推进孔子学院建设。以高质量产学研合作为导向,完善留德学生信息库、在华德资企业信息库,引育优质项目进驻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公共平台。稳步扩大国际学生教育规模。

四、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4.加快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和评价体系,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健全统筹高效的岗位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激发人员活力。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开展“唯帽子”问题专项自查,坚决破除“五唯”倾向,制定合肥学院职称评审条件、考核评价办法,深入推进职称评审改革。修订年度考核方案及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25.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及执行,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法治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制度,注重重大事项的法律审查、过程管理,强化监督和跟踪问效。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两级职责、权限,突出绩效导向,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加强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建设,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代会在学校重大决策中的作用,保障师生员工知情权和监督权。做好校务公开工作,促进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26.推进“十四五”规划实施工作。完善实施分工方案,强化2023年度工作计划和“十四五”规划有效衔接,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聚焦关键领域薄弱环节,逐项细化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责任状,定期跟踪调度,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关键指标。对2022年度“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对“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全面总结规划前半期实施情况,按程序对“十四五”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五、以高质量服务为宗旨,全力完善支撑保障体系

27.强化审计监督。高质量完成审计整改工作,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接续做好2022年度17名处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整改工作,开展2023年度处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修缮工程审计,进一步加大审计工作力度,持续提升防风险的能力,为促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加强审计政策、制度宣传,着力建章立制,构建长效机制。坚持应审尽审、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以审促管促建。

28.加强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强化预算编制管理,加强绩效考核,完善预算执行通报制度,抓好2023年预算收支落实,强化政府采购资金管理。坚持决算执行,切实保障学校资金依法依规运行。规范经费管理,持续落实“放、管、服”政策。加强内部控制,不断规范财经秩序。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和招标采购工作,推动固定资产绩效考核。全面开展学校公有房清查,优化学校房产资源利用管理。完善提升资产管理系统,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29.保障校园和谐稳定。提高校园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持续提升校园公共管理和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积极发挥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进一步更新和完善技防设施,提高综合治理能力和应急处突能力,持续做好校园治安、交通、消防、生产、食品、防诈骗、反传销等工作,保护师生利益。做好国家安全与保密教育工作,强化保密工作责任制,提升保密工作成效。

30.提高基础保障和服务水平。积极沟通协调,争取早日启动西南侧115亩土地规划工作。持续推进教育强国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公益性项目,形成建设一批、申报一批、酝酿一批的有序衔接。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丰富“一网通办”、数据集成利用成果。加强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整体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统筹资源着力校史馆建设,提升学报办刊水平,发挥好“南艳湖大讲堂”等讲坛的作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深化后勤管理服务改革,提升管理规范化和服务精细化水平。

31.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建设。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完成实验室信息统计和数据采集工作,补充完善实验室建设项目库,开展实验室绩效考核,提升实验室利用率。开展三段式实验室安全检查。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加强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管理,推动实验室危化品管理系统投入使用,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

3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继续推进学校校区、主要道路命名和校歌确定工作,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更新学校形象宣传片,更加鲜活、更加特色地展示学校和师生的良好风貌。组织开展2023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典型案例培育征集活动,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以“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科技节、经典诵读写等各类精品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为载体,开展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要求。争创全国文明校园示范学校。

33.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强化定点帮扶工作责任,完善定点帮扶机制,拓展深化帮扶形式和内容,落实年度帮扶项目,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做好定点帮扶牵头相关工作,配合省乡村振兴局等单位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合核查和第三方评估工作。加强校地联系,积极深化与石台县、鸠江区等地的合作。


附件2

合肥学院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具体任务

分管

校领导

责任人

责任单位

1

严格落实《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责任追究办法(试行)》。持续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理论中心组学习首要内容制度,完善巡学旁听制度,推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王其东

汪文忠

 

党政办公室

党委宣传部

2

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系统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各类人文社科基地平台、社科联等的建设,强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和咨政建言。

王其东

 

党委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3

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王其东

刘建中

 

白义香

党委宣传部

党委组织部

4

加快构建校院两级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做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的培养、考核和高知群体党员发展工作,加大党建“双创”“领航”工作力度,持续打造“一院一品”等党建品牌,建设党建、业务“双优”星级党支部,打造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

刘建中

白义香

党委组织部

 各二级党组织

5

全面健全完善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从严管理、正向激励体系,持续探索容错纠错、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机制。做好干部挂职锻炼、培训和选调生报考工作。充分发挥学校党校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作用,着力提高新时代干部队伍素质。认真制定实施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和管理。

刘建中

白义香

党委组织部

6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主动对标对表,做好大学设置申报工作。主动对接,认真做好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考察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持续更新优化各项指标,确保大学更名成功,积极谋划大学更名后学校整体工作。

王其东

宋海峰

发展规划处

各相关单位

7

深化“三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为依托,持续推进专业增、撤、升级工作和专业认证准备工作,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增设1-2个本科专业,撤销4-7个专业,完成4-6个传统本科专业的改造升级。加快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探索完善面向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标准,做好“三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省的推广,力争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上再创佳绩。

 

王晓峰

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

8

全力推进新一轮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力争新增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左右。申报省级“双基”建设示范校项目,新增2-4个示范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全面落实各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教材“凡选必审”,马工程重点教材覆盖率和使用率均达到100%。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新增校外实习基地5-7个。

 

王晓峰

教务处

各二级学院

9

规范管理校园宣传阵地,严格执行各类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一会一报”制度。落实领导干部讲思政课、党课、形势政策课,守牢意识形态阵地。

王其东

 

党委宣传部

10

做好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单位工作,持续完善“三个一”学生社区建设,充分发挥“智慧学工”系统作用。

刘建中

丁增云

学生处

11

举办第四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打造思政精品课程。

刘建中

 

王晓峰

陈志超

教务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

12

创新招生宣传新方式,每学院新建至少1所优质生源基地,生源基地交流活动全覆盖,加大省内优质高中校园展示牌建设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吸引优质生源。

 

王晓峰

教务处

13

做好新一轮审核评估准备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初稿。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14

加强教学质量监督,持续跟踪7个提交2023年认证申请书专业的认证准备工作进展。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15

按期完成2022-2023学年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工作。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16

狠抓学风建设,推进优良学风班评选制度改革,打造“十佳班级”品牌。

刘建中

丁增云

学生处

17

落实劳动教学实施细则,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拓宽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王晓峰

教务处

18

发挥体育艺术俱乐部作用,积极推广中华传统体、艺项目。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关要求,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力争全校学生体测优良率达20%

 

 

公共体育与艺术教学部

19

拓展美育实践工作空间,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

 

王晓峰

教务处

20

加强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建设,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和中德青年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管理机制。完善大创项目训练计划,立项国家级项目数不低于100项,省级项目数不低于300项。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活动和比赛,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不低于350项,力争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科竞赛排行榜中名次有所提升。

刘建中

董承军

创新创业教育处

21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坚持人才强校,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理念,加大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的柔性引进和校外导师聘用力度。压实责任,充分调动校院两级引才工作积极性,优化学缘结构,全年力争引进博士70余人。

刘建中

 

人事处

22

支持符合条件的教师到国内外访学、进修、攻读博士学位,鼓励教师赴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健全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常态化机制,加强“双能型”教师和校外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选树典型,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

吴春梅

刘建中

 

 

葛春梅

 

人事处

研究生处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23

加强学科学位点建设。以省级高峰培育学科建设为示范引领,培育遴选校级重点学科,形成梯次建设、整体提升、特色凸显的学科布局。组织各学院对标对表,有序开展省级高峰培育学科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和2023年硕士学位点申报工作。

吴春梅

葛春梅

研究生处

24

促进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强化研究生科研素养训练。争取实现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不低于100篇,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30项以上。优化应用实践课程体系,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并完善评价机制。强化教学质量评估,建立研究生课程评教分级反馈机制。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

吴春梅

葛春梅

研究生处

25

推动科研成果量质齐升。加强有组织科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学校科研管理政策,激发创新活力。积极组织重大任务,强化要素汇聚耦合,打造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平台建设。申报厅局级以上科研平台2个以上,力争在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上取得突破。提高科研项目和成果转化质量,力争国家级项目立项数10项以上,省部级(三类)项目60项以上,输出技术合同交易额位居在皖高校前10位,获省部级奖项6项,实现授权发明专利30件以上。全年学校科研与服务地方经费稳定在1个亿左右。

 

王储炎

科研处

26

打造立体就业体系,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压实工作责任,形成校院、校企、校地工作合力,挖掘就业资源,继续开展“访企拓岗”“重点行业企业HR高管进校园”“校友招聘”等活动。提高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重点对象帮扶,提高毕业生在皖在肥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确保就业率继续稳居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刘建中

丁增云

学生处

27

做好国防教育和征兵工作。

刘建中

丁增云

党委人民武装部

28

拓展对外合作交流。组织好第十六届中德应用型高等教育研讨会等重大国际交流活动,推进应用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中德在线开放学习平台、安徽省语言文化中心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平台。推动大众学院等“双元制”高等教育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专业申报,争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获批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加强与德国高校国际合作联合会等合作,持续推进孔子学院建设,推动国际教育、人文交流合作。以高质量产学研合作为导向,完善留德学生信息库、在华德资企业信息库,引育优质项目进驻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公共平台。

吴春梅

 

 

王晓峰

刘金平

国际交流合作处

教务处

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基金)管理办公室

29

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提升校园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水平,认真落实“乙类乙管”下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张思扬

叶道全

后勤集团

30

提高安全宣传教育、校园综合治理和应急处突能力,保护师生利益。

刘建中

李泽远

保卫处

31

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开展三段式实验室安全检查。完善实验室安全制度,加强危险化学品等安全管理,推动危化品管理系统建设,开展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工作。

刘建中

杨学春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处

32

完善“六位一体”心理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的全面性与系统性。

刘建中

丁增云

学生处

33

做好国家安全与保密教育工作,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提升保密工作成效。

王其东

汪文忠

党政办

34

持续推进教育强国剩余1172万项目建设,积极申报公益性项目,形成建设一批、申报一批、酝酿一批的有序衔接。加强智慧校园建设,丰富“一网通办”、数据集成利用成果。

王其东

张思扬

宋海峰

吴世勇

发展规划处

校园建设与管理处

35

加强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整体功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王其东

 

汪文忠

胡晓军

校党政办

图书馆

 

36

统筹资源着力校史馆建设,提升学报办刊水平,发挥好“南艳湖大讲堂”等讲坛的作用,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王其东

 

 

汪潘义

王储炎

党委宣传部

学报编辑部

科研处

37

深化后勤管理服务改革,提升管理规范化和服务精细化水平。

张思扬

叶道全

后勤集团

38

强化政治统领,推进统战工作向院系基层延伸,加强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

王其东

 

党委统战部

39

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服务教职工、凝聚教职工。

刘建中

 

工会

40

深化青年思想引领,不断优化“三力一度两保障”的共青团工作格局,按期召开校第二次团代会。

刘建中

 

团委

41

切实做好离退休服务管理,支持关工委工作。

刘建中

白义香

离退休工作处

42

充分发挥校友作用,加大校友联络力度,持续打造“校友返校月”、校友招聘会等品牌活动。挖掘各方资源,扩大安徽中德教育合作基金会资金规模和影响力。

陈秀

刘金平

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基金)管理办公室、校友办

43

提升依法治校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的体制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及执行,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规章制度体系。注重重大事项的法律审查、过程管理,强化监督和跟踪问效。深化校院两级管理改革,进一步明确两级责权利,突出绩效导向,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

王其东

汪文忠

校党政办公室

44

强化预算编制管理,加强绩效考核。规范经费管理,持续落实“放、管、服”政策。加强内部控制,不断规范财经秩序。

张思扬

缪群道

财务处

45

进一步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和招标采购工作,提高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张思扬

 

国有资产管理处

46

扎实推进主要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和后续工作,做好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接续做好2022年度17名处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及整改工作,开展2023年度处级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修缮工程审计工作。

吴春梅

吴守萍

审计处

47

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发挥监督合力。

王其东

汪文忠

校党政办公室

48

认真做好“十四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全面总结前半期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完善、跟进落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突出重点工作清单闭环管理,细化任务分解,强化跟进落实,推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王其东

宋海峰

发展规划处

49

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要求。

 

王晓峰

教务处

各相关部门

50

持续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进一步推进党委与纪委重要情况定期会商通报机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做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锲而不舍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市委实施细则,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王其东

汪文忠

罗会必

校党政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51

深入推进“一改两为”,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效能建设。

王其东

汪文忠

罗会必

校党政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机关党委

52

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完善跟踪落实闭环机制,关注师生切身利益,办好民生实事,不断提升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其东

汪文忠

罗会必

校党政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53

全面提升巡察业务水平,稳妥推进校内第五轮、第六轮巡察工作任务,持续推进巡察监督深入开展。

王其东

宋执芸

党委巡察办公室

54

优化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探索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并进,实现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继续教育学院

55

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年度帮扶项目,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合核查和第三方评估工作。加强校地联系,积极深化与石台县、鸠江区等地的合作。

王其东

汪文忠

 

王储炎

校党政办公室

 

科研处